2021年6月26-27日,由《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宁师范大学成功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共有来自国内外近百位代表参加会议并做学术报告。
大会现场 26日上午,大会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南宁师范大学副校长李仰智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院长曹文教授、《语言教学与研究》主编施春宏教授、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杨绪明教授及全体与会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书记黄菊主持。 开幕式上,南宁师范大学李仰智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向与会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北京语言大学刘利校长因故未能成行,委托曹文教授代为宣读开幕式致辞。刘利校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专业期刊和高校合作办会的模式,称赞《语言教学与研究》是一份有理想、求创新、重情怀的期刊。针对疫情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刘利校长指出,如何在国际上疫情中和后疫情交互存在的情势下开展好国际中文教育,是摆在语言学界和汉语国际教育学界的重大挑战和机会,解决好这个问题,要将视野放得更宽一些,尤其是要结合当下国际中文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来深入讨论,并尽快将讨论的成果整理出来,让学界共享学术讨论的成果。 语言科学院曹文院长代为宣读刘利校长的开幕辞 《语言教学与研究》主编施春宏教授致开幕辞
本次研讨会采取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张博、姚双云、吴勇毅、杨绪明、吴英成、唐正大、杨德峰、任鹰、董正存、孙瑞、齐沪扬等11位先生应邀先后作大会报告,近百位作者的60余篇论文在分会场作了报告,分别就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教学研究、习得研究以及其他国际中文教育相关议题展开了积极和深入的探讨。研讨会现场报告精彩,交流充分,气氛热烈。
北京语言大学张博教授作大会报告
杭州师范大学齐沪扬教授作大会报告 本次学术研讨会反映了《语言教学与研究》的学术追求和服务理念,从总体上看,研讨会呈现出这样三个特点: (一)论题广泛,专题鲜明。本次研讨会的三个主要议题,即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与会学者围绕相关论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尤其是关于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关于汉语习得和教学的国别化、当地化研究,关于语体、语域的研究,关于词法句法的形成途径及机制的研究,关于语言交际中互动因素的探索,都站在了学术前沿。 (二)学科交融,思维活跃。本次研讨会学科领域非常广泛,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不但就本学科的研究主题发表了高见,而且就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主题、观念和方法做了探索性的研究,视野开阔,观点鲜明,学科间交流充分,引发了很多思考。尤其是本次研讨会以青年学者为主导,其中很多是在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使研讨会学术交流的气氛更加活跃。
会场互动热烈 (三)会风严谨,气氛热烈。本届会议不论是现场报告还是线上交流,不论是知名专家还是青年学者,各位代表都精心准备,认真聆听,积极互动,深入讨论,在全面呈现学术魅力的同时,充分展示了可贵的学术品质。
全体线下代表合影
27号下午,研讨会完成所有的学术报告议程后,举行了“第三届语言教学与研究青年英才奖”颁奖仪式,共有10篇论文获得一二三等奖。张博、齐沪扬、吴勇毅、施春宏和杨绪明等五位先生受邀担任颁奖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青年英才奖颁奖 “第三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是《语言教学与研究》第三次和高校联合办会,是编辑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实践。此次活动得到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对外汉语教学名栏项目”的支持。本刊编辑部还将围绕“名栏”建设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以践行《语言教学与研究》“推进学术,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办刊宗旨。 |